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华东理工大学栾伟玲教授团队在JournalofEnergyStorage(IF:8.9)发表题为《ThermalrunawayandgasgenerationdynamicsinagedLithium-ionbatteriesunderlo...
前言镍钴锰或镍钴铝三元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低温及循环性能好等优势[1],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此同时,三元锂电池也存在着热稳定性较差的缺点,三元正极材料在250-300℃的高温下会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同时释放氧分子,诱发电解液燃烧和电池爆燃。为满足新能源汽车日益增长的续航里程需求,部分电池厂商致力于不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三元锂电池从低镍3系电池不断发展到高镍8系以及超高镍9系电池。理论上伴随着活性金属成分的不断提升,正极材料和电池的热稳定性下降,热失控风...
前言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使用,需要获取电池热失控特征参数作为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输入,实现对电池热失控的预防与早期预警。目前,行业内对锂电池热失控的测试主要依托于电池绝热量热仪(ARC)。该仪器能够测定电池自放热绝热温升曲线,并得到电池自放热起始温度(Tonset)、热失控起始温度(TTR)、最高温度(Tmax)、泄压温度(TV)、最大温升速率((dT/dt)max)和最大压升速率((dP/dt)max)等特征参数。锂电池热失控绝热量热测试方法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或...
本文利用TAC-500A绝热加速量热仪对锂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测定和对比了不同正极材料与电解液混合后的热分解释热特性,并计算得到了分解反应的热力学与表观动力学参数。由于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与电池材料的自反应特性,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容易诱发不可预测的放热和产气行为,并可能导致热失控、火灾或爆炸等严重后果。因此,开发新的电池体系,特别是针对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设计,需充分考量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并据此改进配方,以提高电池安全性。热分析和量热法是评价电池材料热稳定性的主要方...
自动冰点倾点凝点测定仪是基于自动相转换法和压力脉冲法研制而成的物质低温流动性专业测试仪器。该仪器适用于石油、生物、化工等领域,用于精确测定喷气燃料、生物燃料、润滑油、冷却液等物质的冰点/倾点/凝点/浊点。喷气燃料、生物燃料、润滑油、冷却液等石化产品在制冷降温过程中物态会发生过渡或突变现象,这种物态变化会影响油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正常流动和输送能力。例如喷气燃料若在低温下出现结晶,会堵塞燃料系统的滤清器或导管,导致供油不足、甚至中断。油品低温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冰点、浊点、倾点和...
常规SADT自加速分解仪多采用水冷降温方式,难以检测发热速率快、分解温度高的硝化物和重氮化合物等物质。基于上述问题,仰仪科技在HWP27-10S绝热型自加速分解温度试验仪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优化,研制以高效液氮制冷为技术特征的HWP27-20SSADT自加速分解仪,显著提升了仪器的检测能力与使用安全。前言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是一定包装材料和尺寸的反应性化学物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最高允许环境温度,是实际包装品中的反应性化学物质在7日内发生自加速分解的低环境温度,一旦储存环境温...